用人派遣存在以下风险:
未经许可擅自经营劳务派遣业务的单位将面临劳动行政部门的处罚,包括责令停止违法行为、没收违法所得和罚款等。
在派遣过程中未履行正规手续可能引发劳动纠纷和法律责任。
这种情况可能导致用工单位需要承担连带赔偿责任。
劳务派遣范围的变化可能带来不确定性和管理挑战。
政策的变化可能导致企业需要重新评估和调整相关做法,否则可能违反法律规定。
劳务型公司与用人单位签订劳务派遣协议,用人单位不直接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导致劳动者劳动关系和工作岗位分别属于两家单位,造成权益受侵害后责任主体不明确。
由于劳动者的劳动关系和工作岗位分属两家,可能出现随意克扣工资、不按月发放工资、不按规定结付加班工资等情况,劳动者的权益受侵害后责任主体不明确。
有的用人单位利用劳务派遣形式逃避社会保险义务,而劳务型公司又不为劳务人员办理参保手续,导致劳动者无法享受社保待遇。
劳务人员在用人单位往往从事苦、脏、累、重的工作,但报酬待遇低,不享受用人单位的奖金和福利。
用人单位可能任意安排加班加点,工作时间超过国家规定,并且不按规定支付加班工资,把违章责任推卸给劳务型企业。
一些劳务型公司大量向沿海经济发达城市的企业派遣“低价”劳务人员,造成企业用人结构出现正式员工少、劳务人员多的不正常现象。
用工单位可能以无劳动关系为由任意辞退劳务派遣员工,拒付工资,导致法律纠纷。
企业可能假借劳务派遣逃避企业责任,将已在本单位工作多年的员工委托给劳务派遣单位,实际上是一种规避法律的行为。
违反劳务派遣的限制可能导致行政责任,包括被劳动监察部门要求整改与罚款。
为了降低这些风险,企业应采取以下措施:
确认劳务派遣公司具备合法资质,了解并遵守国家及地方关于劳务派遣的相关法律法规。
及时与劳务派遣公司签订劳务派遣合同,明确约定双方的权利义务,包括派遣内容、劳动条件、人员管理、社保与法定福利、费用结算时间和方式、赔偿或补偿方式、派遣工作关系的解除和终止、保密条款等。
完善管理规章,确保劳务派遣员工与正式员工在待遇、福利、工作环境等方面享有同等权益。
对用工单位的管理人员进行法律培训,提高其法律意识和风险防范能力。
通过这些措施,企业可以有效降低用人派遣带来的风险,确保合法合规用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