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标签:
当前位置: 首页 > 常识 >

民法有哪些改动

10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1-13 00:30:20    

民法自2021年1月1日起,根据《民法典》的实施,进行了以下主要改动:

民法典总则编

确立了 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立法目的之一。

确立了民法的基本原则,包括平等、自愿、公平、诚信、守法和公序良俗,以及绿色原则。

规定了胎儿在遗产继承、接受赠与等方面的权利能力,但胎儿娩出时为死体的除外。

规定八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可以独立实施纯获利益或与其年龄、智力相适应的民事法律行为。

规定了在紧急情况下,如监护人暂时无法履行监护职责时,被监护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或民政部门应安排必要的临时生活照料措施。

对数据和网络虚拟财产的保护作了原则性规定。

民法典其他编

婚姻家庭编:修改了无效婚姻事由,新增了打印遗嘱和录像遗嘱的形式,以及遗赠扶养协议。

侵权责任编:修改了归责原则,包括过错责任、无过错责任和公平责任,并特别关注精神损害赔偿的修改内容。

民事诉讼法相关修改

明确了电子数据作为证据的种类,规定了电子数据的收集、保全程序和标准,以及法院对电子数据的审查流程和认定标准。

扩大了司法保护范围,将虚假诉讼的定义从“侵害他人合法权益”扩展到“侵害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或者他人合法权益”。

规定了当事人之间恶意串通通过诉讼侵害第三方合法权益时,法院应驳回请求并可处以罚款、拘留,严重者追究刑事责任。

以上改动体现了我国民事法律制度的现代化和国际化趋势,以及更加注重保护民事主体权益、促进社会和谐和生态文明建设的立法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