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油的碱主要有以下几种:
火碱是一种强碱性物质,具有腐蚀性,能有效分解油脂,从而起到去油的作用。火碱去油的原理是其碱性物质能有效分解油脂,增强清洁力。在使用火碱去油时,通常需要将其溶解在水中形成溶液,一般建议将火碱按照10%到20%的比例稀释到水中。
碳酸钠也是一种常用的去油碱,它具有较弱的皂化反应,能够缓慢润湿和分散油脂,从而起到去油的效果。碳酸钠与酸氢钠复盐具有与碳酸钠相同的效果,而且它不损害基体金属,对于非铁金属的清洗是安全的。
硅酸钠能够提供碱性,并且具有一定的乳化力,常用于各种除油清洗剂中,特别是对碱敏感的除油工艺。使用硅酸钠时,除油后若不用热水先洗一道,直接冷水洗很难将残留的硅酸钠完全洗净,残留的硅酸钠会与下一道工序的酸反应生成附着牢固的硅胶,从而影响镀层的结合力。
磷酸钠在渗透、润湿等作用方面次于硅酸钠,但与金属的反应不强烈,对铝、锌等的腐蚀不太严重,同时它也能对基体金属起到缓蚀作用,并有使硬水软化的作用。
这些碱在去油时具有不同的特点和适用范围,可以根据具体的清洗需求和条件选择合适的碱类物质。在使用这些碱时,需要注意安全操作和环境保护,避免对人体和环境造成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