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标签:
当前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学科共建春山见 导师润心桃李新 长三角学校发展共同体实践研讨活动在镇江江科大附中举行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05 18:20:00    

扬子晚报网4月5日讯(通讯员 许芳 记者 万凌云) 暮春之初,群贤毕至。为深入推进“全员导师制”与“学科中心制”建设,4月2-3日,长三角学校发展共同体“全员导师与学科中心”实践研讨活动在镇江江苏科技大学附属中学举行。本次实践研讨活动聚焦全员导师制与学科中心制,通过校长研讨讲座、教师课堂展示、专家专业点评等,全方位、多角度地引领教师聚焦“两制”(全员导师制和学科中心制)建设,力求全面提升学校品质。

4月2日下午,聚焦“一所好学校的品质提升”专题研讨活动,在附中报告厅举行。镇江市教育局基教处副处长曹亮向现场嘉宾介绍了镇江市全员导师制与学科中心制的实践与探索。

会场

其后,来自长三角第11期中小学名校长高级研究班的6位名校长,进行了专题研讨。现场,每一位名校长就“两制”如何推进分享了他们的理解与实践。

曹亮致辞

正高级教师、常州市教科院附属初级中学校长詹发云就“学业质量提升的学校实践”做了交流;来自徐州睢宁县教师发展中心的江苏省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宋晓楼就“基于设计的学科组研修:学科组建设的思考”话题做了深入阐述。

现场

苏州市草桥中学校党委书记范桢的“构建‘学研创共同体’:师资赋能 聚势突破”,盐城市鹿鸣路初级中学党委书记吴加健的“AI赋能 数智融合——初中数学学科中心建设路径的新探索”,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杭州市临平区吴昌硕实验学校支部书记校长高行亮的“班级管理与问题诊断”等分享也充分展示了他们办学特色与智慧。

江苏省正高级教师、江苏科技大学附属中学书记、校长叶应松就“《用‘两制’回应教育‘三种属性’》”,给与会人员带来了全新的启发与思考。

研讨

“教育的政治性、人民性和战略性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的重要属性,三者相互联系、彼此支撑、内在统一,我们基础教育领域如何推进新时代办学治校、教书育人?镇江市教育局在全市推进全员导师制与学科中心制,就是对教育‘三种属性’的积极回答,这必将推动镇江教育在优质均衡的道路上走的更快更高!” 叶应松告诉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实践研讨活动期间,还举办了“聚焦一节好课的产生”公开教学研讨活动。来自江苏常州、苏州、盐城、徐州、浙江杭州的老师和镇江市江科大附中、江南学校、索普初级中学的老师们,开设了20节公开课,涵盖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德法、历史、生物、地理、音乐、信息等学科,展示不同学科的课堂风采。

学科共建春山见,导师润心桃李新。研讨活动通过教师课堂教学展示、专家专业点评指导等,全方位、多角度引领教师在备课、磨课、研讨和反思中汇聚智慧,力求全面提升课堂教育教学水平。

校对 胡妍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