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标签:
当前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人才为引擎 发展添活力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10 07:10:00    

在数字经济产业实训基地,企业经营沙盘模拟系统正在为未来的职业经理人搭建数字孪生课堂;第二批“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两次捧回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获评国家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这一幕幕场景、一项项成绩,都是山西省财政税务专科学校(以下简称“山西财专”)坚持“人才引领”驱动、实施“人才强校”战略的生动呈现。

近年来,该校坚持把人才作为赋能“双高”发展的关键一招,通过构筑高水平师资体系,赋能增效“双高”建设,让学校人才结构不断优化、高层次人才队伍快速壮大、人才效能持续增强。

1 筑巢引凤,构建引力场

“我2019年就具备副教授的资格,但一直聘不上,很苦恼。2022年学校重新调整岗位设置,提高一线教师高级职称比例,我顺利聘上副教授。”作为当时学校最年轻的副教授,山西财专信息技术中心副主任霍福华谈及学校多项创新性的人才政策,似乎有说不完的话。副教授聘任后,他成功入选教育部新时代职业学校名师(名匠)名校长培养计划。

“我们想来想去,教师是关键。所以我们要以淬火成钢的魄力,重构人才强校的底层逻辑。”在谈到破解欠发达地区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难题时,山西财专党委书记秦华伟对此有自己的思考。

山西财专金融学院行政负责人宋陆军原为山西省内一所本科院校的骨干教师,他告诉记者:“学校专门拿出4个二级学院院长的职位在全国进行公开招聘,全编引入,职业院校的广阔前景极大吸引了我。”

“用高层次人才引领教师队伍发展。”山西财专党委副书记杨晓明说,“我们从政策、制度等方面入手,通过全方位培育、柔性引进、全职入编高层次人才,使队伍快速壮大,结构不断优化。”

2 淬炼师资,打造成长链

从初上讲台的青涩到现在的从容,山西财专财税学院教师师慧军在2024年学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中崭露头角。

“学校非常支持青年人才挑大梁、当主角,我们设计实施了‘1+4+X’的新人培养模式。在师德师风这个第一标准的浸润中,培养具有职业教育特殊性的教学、数字化应用、科研、学生管理4种能力,以教师成长导师为依托,结合专业特色,对青年教师的教学风格和职业规划作个性画像。”山西财专人才工作办公室主任李杰说。

如何用好引进来的高级人才?

杨晓明说:“学校实施项目驱动,引进来的高层次人才必须申请一个产学研项目,组建团队搞科研、搞创新,以此实现‘引进一个项目、带领一个团队、带动一个专业’的目标。”

“以系统思维构建起来的青年教师筑基—博士人才攻坚—创新团队突围的三维育才体系,在人才强校的熔炉中淬炼出适配时代要求的新型师资矩阵。”秦华伟说。

3 产教融合,营造闭环圈

如今,职业院校已成为产教深度融合的“反应炉”。

国家级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负责人高翠莲教授对此颇有心得:“我们组建了以‘教学名师+行业领军人才’双领军、‘专业+技术’双专业、‘教师+技师’双职业、‘理论+实践’双师型的‘四双型’教师教学团队,与企业深度契合。”山西财专与山西云会计财税科技有限公司、山西省代理记账行业协会共同建设了山西“云会计小镇”,与小镇40余户优质企业成立汾河区域云财会产教联合体,与联合体15家企业签订了协议,推进产、学、研、用一体贯通。

2024年12月28日,山西财专牵头成立了全国财税大数据应用产教融合共同体,实现了教育链、产业链、创新链“三链”融合。

截至目前,学校服务企业超过3万家,服务相关从业人员超过3万人次。

“我们希望通过一系列措施,搭建一支结构合理、名师引领、博士担当、数字赋能、终身学习、团结向上、昂扬奋斗、甘于奉献的团队,并以此探索赋能学校建设的中西部人才引育模式。”秦华伟对此充满信心。

《中国教育报》2025年04月10日 第02版

作者:本报记者 苏峰 通讯员 师小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