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北藏族自治州门源回族自治县立足县域资源禀赋,以打造“党支部组织生活共享阵地”为抓手,整合资源、创新形式、拓展功能,推动党员教育从传统模式向沉浸式、互动化转型,形成“共建、共享、共进”的党建工作新格局。
深挖特色资源,构建多元共享教育矩阵。积极打造门源县泉口镇旱台民兵连连史馆、祁连山国家公园生态科普馆、门源回族自治县中华民族共同体体验馆、门源县东川镇镇史馆等8个省州“党支部组织生活共享阵地”,包含政治理论教育、理想信念教育、党性教育、廉政教育、自然科学等类目,将静态资源转化为动态教育载体。
打破地域壁垒,打造全域联动共享体系。依托门源、互助、大通三县签订的高质量协同发展框架协议,联合发布23个省州级“党支部组织生活共享阵地”目录,涵盖红色教育基地、生态科普馆、乡村振兴示范点等多元化场景,打破传统党建阵地分散化的局限,构建起覆盖三县的“全域联动”共享体系。
强化多维赋能,打造融合发展综合平台。串联仙米林场、祁连山国家公园科普馆、旱台民兵连连史馆、岗什卡雪峰等资源,推出红色研学与生态旅游精品路线,并联合大通、互助两县推出“一证通”旅游优惠政策,带动吸引三县游客。泉口镇、东川镇等沿途乡镇则通过共享阵地周边的农副产品展销中心、香菇产业基地等,将党员教育与农产品推广结合,带动村集体经济增收。
(张辉)
编辑:刘海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