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安在线、中安新闻客户端讯 “镇馆之宝,蟠龙石础,中华瑰宝,见之震撼。”4月17日,在凤阳县博物馆的留言板上,一位读者的留言道出了凤阳县博物馆的记忆。
作为镇馆之宝,蟠龙石础静卧于展厅中央。它边长27米,高125米,重达222吨,表面雕饰祥纹图案,础槽内精雕蟠龙,展现了皇家的气势磅礴。
这块来自明中都宫殿柱础的石雕,曾托起朱漆巨柱,见证过六百年前的皇家威仪。如今,它成为连接凤阳辉煌历史与当代文化建设的重要物证,诉说着这座城市从"帝王之乡"到"改革源头"的文化嬗变。
凤阳,历史悠久,文化丰富。博物馆里,一件件陶器静静诉说着七千年前的先民智慧,威严庄重的青铜礼器彰显了中原礼乐文明。这些岁月长河里的物件见证了这个淮上小城如何从石器时代走来,将每一次历史的积淀转化为文化基因片段。
明文化展区是整个博物馆的华彩乐章。巨大的中都城沙盘再现了明初凤阳作为"龙兴之地"的辉煌。一件来自明中都皇城的绿釉瓦当,龙纹虽已斑驳,但鳞爪之间仍可窥见当年的皇家气派。2.3米的云凤纹望柱上,云纹婉转似凤舞九天,展现了明代工匠高超的雕刻技艺。
今天的凤阳,正以博物馆为支点,以文化为纽带,撬动全域文化建设,书写着新的篇章。蟠龙图案被设计成文创产品,以创新的姿态被大家所喜欢;依托明中都遗址公园,凤阳打造"大明中都"文化IP;借助小岗村改革品牌,发展红色旅游与生态农业……
凤阳县博物馆不仅是历史的容器,更是未来的种子。它让沉睡的文物开口说话,让蟠龙苏醒,让石础发声,让凤阳的故事永远鲜活。在这里,我们看到的不仅是凤阳的过去,更是一个文化名城走向未来的自信姿态。(记者 徐慧媛 段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