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非法借贷通常指的是违反法律法规规定的借贷行为,具体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情形:
未经金融监管部门批准,套取金融机构贷款后高利转贷给他人。
使用向其他营利法人借贷、向本单位职工集资或向公众非法吸收存款等方式获得的资金进行转贷。
未取得法定放贷资格的出借人向社会不特定对象提供营利性借款。
出借人在明知或应当知道借款人将借款用于违法犯罪活动的情况下仍然提供借款。
包括非法吸收公众存款、变相吸收公众存款、非法集资、非法发放贷款等。
非金融企业或个人以借贷为名进行非法集资或向社会公众发放贷款等非法金融活动。
通过欺诈、胁迫等手段形成的借贷关系,或乘人之危迫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愿的情况下形成的借贷关系。
借贷利率超过法律规定的上限。
借贷行为对社会公共利益造成损害。
企业之间以借贷为名进行的其他非法活动。
以联营为名行借贷之实的行为。
需要注意的是,非法借贷行为不仅违反了法律规定,而且可能给借贷双方带来严重的法律后果,包括合同无效、财产没收、罚款甚至刑事责任。因此,在进行借贷活动时,应当遵循法律法规,确保借贷行为的合法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