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标签:
当前位置: 首页 > 常识 >

幽王挥剑斩温媪:废嫡立庶,烽火诸侯,身死国灭

10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4-08-05 15:33:06    


有一句话叫理解万岁。人与人之间最高程度上的理解就是伯牙和子期了,那叫心心相印。

但自古以来,高山流水觅知音,谁又能完全地理解谁呢?人与人之间就像有一块厚厚的障壁隔着,心意难以相通。

这块厚障壁寻根究底不过是名利的争夺,是情色的纠结,是羡慕嫉妒恨的情绪缠绕。

上至帝后,下至平民莫不如此。如果有了矛盾,能开个圆桌会议,放下私心,开诚布公商议,那会少了多少战争杀伐与悲惨啼哭。

可人的江湖社会不会这样理性,大都情绪当家,非闹个天翻地覆不可。西周末年的王事也概莫能外。

一:血流涂地

话说申后退居深宫,太子宜臼远走他乡。本来对褒姒再也不会有什么危害。

但自从虢伊二奸佞与褒姒三方密谋要立伯服为太子以来,褒姒布置的监控密如珠网,是一个飞虫也冲不过去的。

果然如此,从温媪衣襟搜出了申后写给太子的书信,温媪即时被连人押至琼台,来见褒妃。

褒妃拆书观看,心中大怒,命将温韫锁禁空房,不许走漏消息。

却将申后赏赐给温媪的彩色绸缎,夺来后,用两手狠命撕扯,并拿剪刀剪得寸寸破碎,堆满桌案。

可见褒妃满腔充塞的愤怒有多恐怖。愤怒如火,力量巨大。二匹彩绸,倾刻毁坏。

幽王进宫,看到花花绿绿的彩绸片小山一样狗牙参差地堆满案子,褒姒忿忿地坐在一边,不禁惊诧寻问。褒妃含泪回答说:

“妾不幸身入深宫,谬蒙宠爱,以致正宫妒忌。又不幸生子取忌益深。今正宫寄书太子,书尾云:‘别作计较。’必有谋妾母子性命之事,愿王为妾做主!”

说罢,将书信呈与幽王观看。

幽王认得申后笔迹,问明传信之人,怒不可遏,即命牵出,不由分说,拔剑挥为两段。

可怜温媪一刹那血流涂地,一命呜呼。可叹申后一线希望,倾刻间化为乌有。

二:废嫡立庶

这一夜,褒妃也决意“别作计较”:申后太子想翻盘,门儿都没有;要再给幽王加一把火,借助这颗大树,彻底铲除仇敌申后与太子的势力。

褒姒知道,枕头风徐徐吹拂,威力是不逊于十二级台风的。

褒姒就撒娇撒痴地说:“贱妾母子性命,悬于太子之手。"

这分明是撺掇幽王拿太子开涮。

幽王安慰说, "有我给你做主,太子什么也干不了!"

口头承诺是不会教人放心的。褒姒依然蹙眉道:

"吾王千秋万岁之后,少不得太子为君。今王后日夜在宫怨望咒诅,万—他母子当权,妻与伯服,死无葬身之地矣!”言罢,呜呜咽咽,又啼哭起来

幽王说:“我想要废除王后太子,立你为正宫,伯服为东宫。只是害怕群臣不服从,有什么办法呢?”

此话正说到褒姒心坎里,有王做主,大事就成功一半了。

褒姒连夜通信虢、尹二人,第二天在朝堂上二人就废立一事一应一和,处处偏向着褒姒母子。

幽王大喜,立即下旨将申后打入冷宫,太子宜臼贬为平民;立褒姒为王后,伯服为太子;谁敢进谏,犯杀头重罪。

王权赫赫,谁敢抗命进谏,文武大臣在这次朝会后弃职归田的很多。

一时间,朝中奸佞充塞,幽王听到的尽是谀美之辞,再也没人逆龙鳞了。

三:彩绸爆响

褒妃再一次取得重大胜利,应该心花怒放才是。但褒妃虽然篡位正官,又有专席之宠,却从未开颜一笑。

幽王不知怎样来取悦爱妃了。召来乐工鸣钟击鼓,品竹弹丝,宫人歌舞献酒,可褒妃全无悦色。

今人看来,幽王宠溺起自已所爱的女人来,也是低到尘埃里来,褒姒真是王的朱砂痣与白月光。

怎样让爱妃展颜一笑呢?终于问出来了:爱听手撕彩绸的爽脆声音。

褒姒这是在咀嚼申后倒霉的快乐吧,不过漂亮的彩绸却遭了殃。

不知道《红楼梦》中晴雯撕扇这一情节,是否是曹公借鉴了褒姒的做法。

看来,美人任性起来是没有半丝半缕物力维艰的概念的,呈一时之快,哪管暴殄天物!

好,这有何难!幽王立即命令管库房的每天进彩绸一百匹,让宫娥中力气大的用手撕裂它,只要爱妃高兴。

自此,每天琼台传出一阵阵绸缎的爽脆撕裂声,如鞭炮炸响。

奇怪的是褒妃虽然好听撕裂彩绸的爆裂声,可依旧不见笑脸。

幽王奇怪了:“爱卿为什么不笑?”

褒妃回答说:“妾生平不笑。”

幽王来劲了:“朕必一定要让爱卿开口一笑。”

执念一起,可是会做傻事的,看幽王如何搏得爱妃欢颜。

四:烽火诸候


于是,幽王传出命令:“不管宫内宫外,有能让褒后一笑的人,赏赐千金。”

自从幽王升为天子,虢石父就亦步亦趋,这次又是他挖空心思,绘声绘色献上“烽火戏诸侯”之计,幽王听后,称赞不已。

于是同褒后并驾往骊山游玩,至晚设宴骊宫,传令点燃烽烟。

恰巧幽王叔父司徒郑伯友正在朝中,闻听诏命大惊,急忙跑到骊宫上奏说:

“烟墩是先王设置,来应对紧急军情的,要对诸侯讲信用。如今没有危急情况而点燃烽烟,是戏耍诸侯啊。它日倘若有不测危情,即使点燃烽烟,诸侯也一定不会相信了。到那时用什么凭信征兵来救急呢?”

可幽王不这么想,他即刻发怒说:

“如今天下太平,有啥事征兵!朕今天与王后出游骊宫,没有什么可消遣的,故且与诸侯开个玩笑他日有事,于你无关!”

叔父郑伯友在侄子幽王这里碰了一鼻子灰,心急如焚又无可奈何。

人要发起昏来,真是无药可救。君王发起昏来,可是有亡国之恨啊!

叔父眼睁睁地看着:烽火燃起来了,震天大鼓擂起来了,鼓声如雷,火光烛天。

可他没有擎天的大手,祖宗江山要葬送在这昏王孽子手中,徒有悲叹痛哭!

可方圆千里之内的诸候,看到狼烟耸立入云,想到镐京一定有急变,君王正处于危难之中。

一个个都立马領兵点将,军旗招展,浩浩荡荡连夜赶至骊山来。

但近前只闻楼阁管弦悠扬,哪有什么外敌入侵之险,天下如此太平!

但见幽王与褒后饮酒作乐,幽王派人谢诸侯说:“幸无外寇,不劳跋涉。”

诸侯面面相靓,卷旗而回。

褒妃在楼上,凭栏望见诸侯忙去忙回,并无一事,不觉拍掌大笑。

幽王说:“爱卿一笑,百媚俱生,这是虢石父出的妙计!”

就赏给虢石父黄金一千两。这就是俗语“干金买笑”的来历。

后世唐玄宗也因杨贵妃“回眸一笑百媚生”而神魂颠倒,以致于带给唐朝八年安史之乱。

在这些君王的眼里,“一笑百媚生”竟如此有魅力,以致于不惜葬送江山。

只能慨叹一句:男人爱起美来,可真疯狂,疯狂而智昏。

易中天教授说,黑锅都教女人背,这是不公允的。男人大大占有的一份,还得自己背。

五:身死国灭

却说申侯闻知,幽王废申后立褒妃,废太子宜臼立伯服,于是上疏劝谏说:

“从前夏桀宠幸妹喜以致夏亡,商纣宠溺妲己以致商亡。大王如今宠信褒妃,废嫡立庶,既违背夫妇之义,又伤害父子之情。


桀纣时发生的事,今天又上演了;夏商亡国之祸,不在它日。望吾王收回乱命;可免亡国之祸殃。”

幽王览奏,拍案大怒,虢石父揣其心意,奏曰:“申侯见太子被逐,久怀怨望。今闻与太子俱废,意在谋叛,故敢暴王之过。”

在虢石父的步步诱导下,幽王削去了申侯爵位,并以虢石父为将,派兵攻打申国。

弱小的申国为了自保,出重金借西戎一万五千能战之师,来个先下手为强,把王城围得水泄不通。

幽王高举烽火再也调不来各路诸侯,这次狼真地来了。

看幽王如何管?难管。也是事到临头后悔难。

慌乱之中,幽王乘车跑到骊山,被一路追赶的戎主一刀砍死,年幼的太子伯服也死于刀下。

褒姒因为貌美,被戎主掳回毡帐取乐。不久三路诸侯勤王攻进王城,戎兵败逃,褒姒上吊而亡。

褒姒短短一生,因为美人计而被送入王宫,施展了一番美人心计而终不能自保,徒留后人叹惜。

宜臼被迎回,先拜见母后申后,然后被拥立为王,即周平王。

这也应了俗话说的,是谁的就是谁的,纵你用尽千般计,最后还是各归各位。

申后母子既得先天之宜,又有雄厚靠山,看似无所作为,但终于守得云散月明亮。

虢石父,尹球死于乱刀之下,郑伯友保护幽王车驾而亡。各人都沿着自己的人生轨迹而行,都自作自受。

六:西周结束

这次因幽王昏昧,宫廷内斗而导致的烽火诸侯,犬戎入京,后果十分严重。

犬戎熟悉了镐京路径,常常袭扰周疆,渐逼京城,烽火不绝。

加之王宫焚毁,颓墙败栋,凄凉不堪,又府库空虚,无力再造。

平王只好携民东迁至洛邑。自此西周结束,东周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