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望东神门
东神门,碧霞祠的入口
东神门
碧霞祠和远处的玉皇顶
碧霞祠
俯瞰碧霞祠
上了南天门,天街的东首就是元君上庙碧霞祠,这里是泰山极顶的南侧,唐代就有玉女祠,宋真宗于大中祥符二年重建此庙,叫昭真祠;金代重修后称昭真观;明代改为碧霞灵佑宫,现称碧霞祠。泰山最大的高山古建筑群,远望碧霞祠,白云萦绕,金碧辉煌,俨然天上宫阙。
碧霞祠是泰山最大的高山古建筑群
碧霞祠山门
祠为二进院落。北院有正殿、配殿、御碑亭、香亭和山门。
碧霞祠
山门内联:玄门日会龙门客,道院时接翰院宾。中联:自然第籁涵虚境,在一中和道气清。外联:碧天泽众生 春夏秋冬 风调雨顺,霞光普社稷 东南西北 国泰民安。
碧霞祠
正殿上,乾隆御题“赞化东皇”匾额
赞化东皇 碧落高居 金台传妙诀 苍生溥佑 木德仰慈恩
雍正皇帝所题的“福绥海宇”内匾
圣母临风 万道霞光遮凤辇 天仙下降 千条瑞气罩龙车
正殿五间,九脊歇山式顶,瓦垄360条,象征全年周天之数,盖瓦、鸱吻、戗兽、大脊、檐铃等构件等均为铜铸,瓦当上还有一排似龙非龙的小水兽,既可避邪镇灾,也可铆住瓦当,起固定和装饰作用。檐下有乾隆御题“赞化东皇”匾额。殿内雕梁画栋,藻井中二龙衔珠。下有神龛,内祀碧霞元君铜像,凤冠红袍,慈颜庄重。上悬雍正皇帝题写的匾额“福绥海宁”。
泰山圣母碧霞元君
中国民间传说碧霞元君能福佑众生,特别保护妇女儿童,有求必应。每年有逾百万的香客游人登泰山朝拜碧霞元君, 祈神福佑。不仅在泰山有庙,在各地也建有许多“娘娘庙”,并常在左右配祀送子娘娘、催生娘娘、眼光娘娘、天花娘娘等四位娘娘。
西配殿祀送子娘娘。门联:抢来天上麒麟子,送与人间积善家
送子殿
泰山送子娘娘
东配殿,祀眼光娘娘。
日照碧霞金世界 月临泰岱玉乾坤
眼光娘娘
泰山眼光娘娘像
碧霞祠的东西配殿分别祭祀着眼光、送生二母的铜像。眼光神让人心明眼亮,与人为善,并专治眼疾;送生神负责生儿育女,繁衍后代。
香亭
香亭
香亭中的元君小铜像。额书“金光普照”
殿前是香亭,即明代万历年间所建金阙之处。亭重檐八角,黄琉璃瓦盖顶,内供元君小铜像。额书“金光普照”,传为吕纯阳所题。
明代铜铸
敕建泰山灵佑宫金碑记
围栏周围的狮头铜柱
亭两侧有明代铜铸巨碑对峙,东为明代万历四十三年《敕建泰山天仙金阙碑记》;西为明代天启五年《敕建泰山灵佑宫金碑记》。又有清代乾隆御制碑陈列于东西碑亭内。香亭前还有明代铜铸千斤鼎和万岁楼。
南神门是碧霞祠的山门,也称乐舞楼
乐舞楼
该祠以山门为界分内外两院.外院有歌舞楼、东西两神门阁、左右钟鼓楼等,歌舞楼下有一火池,人称“宝藏库”,是香客焚表进香之地,山门内供奉青龙、白虎、赵公明、刘挺四尊铜质铸像。
南边是大山门,上覆铁瓦,门内有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四尊铜像,威风凛凛,栩栩如生。门前为台,左右为钟鼓楼,东西南三方各有一门,叫神门。南神门上,清顺治时复增歌舞楼。大门外有火池,专供焚烧纸香。
专门供烧香处,香客需排队
康熙题“万代瞻仰”
火池南照壁上有康熙皇帝大书“万代瞻仰”四个字。碧霞祠建筑群,设计巧妙,结构严谨,雕梁画栋,气势恢宏,被誉为中国高山建筑的典范。
碧霞祠东南山岗上有一块巨石像狮子,俗称狮子峰,也叫宝藏岭,碧霞宝光就经常出现在这一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