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标签:
当前位置: 首页 > 常识 >

软件行业系统集成业务的成本核算问题

10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3-04-17 14:40:16    


引言

软件是新一代信息技术的灵魂,是数字经济发展的基础,是制造强国、网络强国、数字中国建设的关键支撑。系统集成业务具有内容复杂、周期长、合同规模大等特点,成本核算相关内控控制设计及执行有效性是IPO审核关注重点,本文拟重点探讨系统集成业务的成本核算问题以及IPO审核思路,供大家参考。




一、系统集成业务的实施


系统集成项目的实施包括四个阶段:集成需求调研与分析、集成方案设计、集成系统部署和集成系统运行维护(见图1)。

(1)集成需求调研与分析

该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分析客户对集成的需求,确定集成项目的总体目标和主要功能,拟订系统的初步总体方案。

(2)集成方案设计

集成方案设计是在项目需求分析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项目的需求和目标,提出集成系统的总体方案,建立系统的功能模型、信息模型,使最终得到的系统设计方案达到可以直接指导系统开发与实施的程度。

(3)集成系统部署

集成系统部署主要完成集成系统运行所需的各种准备工作,包括安装、调试和系统原型的测试,进行模拟运行等,最终实现集成系统的切换运行。

(4)集成系统运行维护

最后,当集成系统被应用到企业后,转入系统的运行监控、优化配置和后期支持阶段以及集成系统效能评价。

集成系统项目的实施不是一个一蹴而就的事情,集成系统需要在实际运行过程中不断完善和优化。

图1:系统集成项目实施

二、系统集成项目的成本核算框架


从系统集成项目实施过程可知,系统集成业务涉及方案设计、设备定制、系统集成、安装实施、系统测试、试运行和验收等多个环节,一般按项目进行管理,因此,为准确核算不同项目的成本,系统集成的成本核算也按项目进行管理,系统集成业务成本一般由直接人工、外购软硬件、服务费和其他费用构成,其成本核算框架见图2。

人工成本根据人员参与的项目工时情况按月分摊归集至对应项目,人工成本包括直接人工成本和间接人工成本。直接人工成本包括项目组成人员的工资、奖金、福利等人工费用。其中,项目成员包括参与该项目开发过程中的所有开发和支持人员,如项目经理、需求分析人员、设计人员、开发人员、测试人员、部署人员、用户文档编写人员、质量保证人员和配置管理人员等。对于非全职投入该项目开发工作的人员,按照其填报的工时占比分配对应人工成本。间接人工成本指服务于开发管理整体需求的非项目组人员的人工费用分摊。包括开发部门经理、项目管理办公室人员、工程过程组人员、产品规划人员、组织级质量保证人员、组织级配置管理人员、商务采购人员和IT支持人员等的工资、奖金和福利等的分摊。

外购的各类软硬件和技术服务针对特定项目,发生时直接计入相应项目的成本;其他费用包括服务费、检测费、调试费、折旧费、快递费等其他零星与项目相关的费用按实际发生情况或归集后合理分摊至项目成本。

图2:系统集成项目成本核算框架

三、审核关注要点


一般而言,企业根据系统集成业务的合同订单及项目实施需要,通过市场化方式采购软硬件及服务,因此,相关成本归集、核算及结转的合理性、相关内控控制的有效设计与执行是项目成本准确、完整的前提条件。此外,由于系统集成业务周期长,项目总成本是否完整、项目预算编制和调整是否合理等也是需要重点关注的方面。

(1)成本归集、核算及结转方法

结合企业业务模式和流程,主要关注:1)是否按项目归集软硬件材料、服务费结转是否准确;2)不能直接归集到项目的成本(如直接或间接费用)分摊方式是否合理且报告期保持一惯性;3)按项目工时归集的薪酬分配至成本费用是否合理,是否与实际业务情况相匹配。

(2)成本核算关键环节的内部控制

完整的内控制度及有效执行是实现项目成本归集、核算和结转有效落实的保障。成本核算关键环节包括采购管理、存货管理、项目管理(包括项目预算管理、工时管理、立项及实施管理)及财务管理,审核时重点关注公司与成本归集、核算及结转相关内部控制,并抽样测试相关内部控制的运行有效性。

(3)项目成本或费用的完整性问题

系统集成业务周期长,审核重点关注项目实施内容是否完整,预计总成本计算是否准确,项目预算编制是否合理,是否存在其他尚未考虑的项目成本或费用。

四、主要核查程序


基于上述分析,审计师具体可执行以下程序:

(1)访谈了解企业成本核算方法,获取公司与成本归集、核算及结转相关的内部控制制度,评价并测试相关内部控制的设计、运行有效性;

(2)了解和评估企业预算编制、调整预算成本的内部控制,测试其执行的有效性;

(3)了解企业的采购与销售业务流程,核查企业产品成本的核算方法和核算过程,各项目成本总额及成本结构是否清晰归类,成本确认、计量及结转是否符合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及发行人实际情况;

(4)将企业报告期内的成本结构与同行业可比公司进行对比分析;

(5)检查报告期内企业成本核算是否准确、完整,具体如下:

①对报告期各期的采购执行细节测试,抽样检查采购合同或订单、入库单、到货签/验收单、技术服务结算单和采购发票等支持性文件,核查企业存货入库的及时性和完整性;

②对完工的重大项目,抽取其采购合同、出入库清单、价值较高的软硬件进行名称、型号、数量核对,核查成本的完整性;

③针对期末结存的大额存货项目实施存货监盘程序;

④了解企业人工成本分配方法,获取企业报告期内的工时记录表、各期工资计提表,核查员工薪酬是否与账面记录相一致,检查员工工资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

⑤对其他费用进行真实性和截止性测试,抽查大额费用的支出凭证、核对相关合同、发票及业务资料等,核查企业其他费用的真实性及是否存在提前或推迟归集其他费用的情况;

(6)抽查企业报告期内的《立项审批单》《成本核算单》等编制和审批过程,将项目实际发生总成本与预算总成本进行对比分析,评估企业成本预算的可靠性、项目成本的完整性;

(7)对主要供应商进行走访或函证,了解供应商与企业的交易金额、交易条款等具体交易内容,核查采购的真实性和交易实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