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标签:
当前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如何看呼和浩特中欧班列频现“新成员”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21 09:15:00    

今年4月,呼和浩特中欧班列频频出现“新成员”。4月8日,全国首列“BX70B型(集装箱专用平车)”图定中欧班列在呼和浩特市成功开行;4月16日,呼和浩特综合保税区首列同车型中欧班列成功开行。一列又一列满载品牌家电、玩具、无纺布、汽车配件等货物的最新型集装箱列车,从呼和浩特发车,通过二连铁路口岸出境,将到达俄罗斯等欧洲国家。

中欧班列频现“新成员”,是呼和浩特不断丰富跨境班列运输方式的又一次创新。新开行的“BX70B型(集装箱专用平车)”是目前国内车体最长的通用铁路货车,载货量是普通集装箱班列的两倍,能够实现“一车多箱”的高效运输模式,具有高载重、强稳定、适配性强的特点,显著提升了中欧班列的运输效率与安全性。怎样进一步加强呼和浩特在向北开放过程中的互联互通渠道?自然不能单靠铁路货运。2024年,“天津港—呼和浩特”区港联动班列成功开通;首发TIR国际卡车班列、全区JSQ商品汽车班列;“呼和浩特—莫斯科”货运航线开通;与阿拉山口、霍尔果斯陆路口岸全面协作……公路、铁路、航空的立体交通网络,让呼和浩特跨境运输方式日益丰富。

不断探索跨境运输新模式,是呼和浩特推动区域合作深化行动的题中之义。“持续优化开放平台功能布局,打造北疆国际枢纽港”是呼和浩特推动区域合作深化行动的重要内容之一。如何持续优化平台功能?就是要不断创新模式、提高效率。在全国首列“BX70B型(集装箱专用平车)”图定中欧班列开行基础上,呼和浩特综合保税区进一步创新模式,通过“保税+班列”的联动优势,为呼和浩特市及周边地区外贸企业降本增效、拓展国际市场提供了高效稳定的物流保障。2025年,呼和浩特更将加强与阿拉山口、霍尔果斯、二连浩特等地的合作,全力开辟国际联运通道。加快打造中欧班列集散中心、多式联运枢纽中心,建设JSQ班列出口基地,呼和浩特必将在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贸易中发挥更大作用。

不断推动区域合作深化,是呼和浩特加速对外贸易提质扩容的“开路棋”。作为中欧班列向北开行的最后一座首府城市,呼和浩特该怎样融入大开放格局,乘好共建“一带一路”和中蒙俄经济走廊东风?不断推进区域合作是关键。从去年1—12月的数据可以看出,呼和浩特综合保税区进出口贸易值达85.7亿元、同比增长32.4%,在全国综保区进出口值排名位列93位,同比提升24位。呼和浩特进出口贸易量提升显著,但提升潜力依然巨大,如何变“潜力”为“实力”?近年来,呼和浩特市充分发挥区位优势,不断深化同蒙古国、俄罗斯及周边国家合作,截至2024年底,实现对外贸易进出口总额近760亿元,年均增速11.6%。而如今随着国际经济局势波谲云诡,呼和浩特将更要发挥好向北开放桥头堡作用。

两列BX70B型班列的落地,既是呼和浩特在物流基础设施和运输模式上的突破,也是外贸结构优化和产业升级的关键举措。通过提升效率、降低成本、拓展网络,呼和浩特的外贸经济正从“通道经济”的过路财神,向“枢纽经济”的聚宝盆转型,这将为首府打造区域性国际贸易集散中心注入全新动力。


丨来源:青橙融媒(高宏鑫)

丨编辑:魏颖

丨校读:张婧玉

丨审核:舒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