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标签:
当前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西安迎来最美“四月天”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15 11:20:00    

来源:【西安日报】

重点项目加速推进赋能高质量发展,中欧班列架起双向奔赴“黄金通道”,陕西实施重点文旅产业补链延链强链行动……一周来,西安多领域亮点频现,“燃动”最美四月天。

重点工作有序推进

4月8日及11日,西安市委宣传部、市政府新闻办举行“‘深化六个改革’创新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西安实践”系列新闻发布会,多家央媒发文关注。

国际在线刊文《西安三部门齐发力 创新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西安实践》,解读西安在生态环境、水务改革、农业发展等领域实践成果和发展规划。

中国日报网《西安:民政、卫健、医保齐发力 民生保障迈向新高度》,央广网《陕西西安:民生服务不断升级 让群众幸福感触手可及》,报道西安聚焦群众关切,2025年将办好“推动建成7个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区”“新增市级临床重点专科30个”“夯实基层医疗与全周期健康服务”等民生实事。

人民网推出《西安:“六大行动”推动水务一体化改革》《2025年西安将建设高标准农田5万亩以上》《2025年西安市将新建社区养老服务站30个》等多篇报道,分别围绕构建现代水网、深化农村改革、推进养老服务等,介绍西安相关成效及民生举措。

上周,多个重点项目建设“进度条”再刷新,人民日报、央视网、中国新闻网、国际在线、新华网纷纷发布消息:《西十高铁西岭隧道贯通》《西渝高铁岚河特大桥进入施工新阶段》《西康高铁林家山隧道顺利贯通》《陕西:重点项目加速推进赋能高质量发展》等,引发广泛关注。

开放创新助推发展

4月10日,人民日报撰文《在亚欧大陆架起双向奔赴的“黄金通道”》,讲述近年来中欧班列西安集结中心以数字引擎、数据联通提升运输效率,构建智慧物流体系,以高效便捷的经贸往来、日益加深的人文交流助力互联互通,在亚欧大陆架起双向奔赴的“黄金通道”。

新华网10日推送文章表示,西安至欧洲方向新开通4条全货运航线。“至此,西安累计开通的国际全货运航线达32条。”

陕西自贸试验区已成为国家改革开放综合试验的重要平台。中国日报网9日报道《陕西自贸试验区:38项成果全国推广,开放创新不停步》中介绍:“从2017年4月揭牌至2025年2月底,陕西自贸试验区累计形成创新案例985项,38项改革创新成果在全国复制推广,106项在陕西省复制推广。”

11日,新华社刊发消息《9城市纳入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报道说,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工作方案》的批复发布。根据方案,在已有试点地区基础上,将西安等9个城市纳入试点范围。

当晚,央视《新闻联播》在报道《“两新”政策加力 激发消费新活力》中关注西安进一步释放汽车消费潜力:“西安经开区整合大型商场、品牌车企、知名餐企等资源,对参与汽车报废更新或置换更新的消费者,加赠餐饮、景区、赛事门票等多业态消费礼包。今年以来,陕西全省新能源车销售增长超30%。”

文旅赋能城市更新

上周,人民日报连续刊文,关注西安文旅产业及城市更新。人民日报9日稿件《青春同行 续写友谊新篇章》记录意大利青年走访西安,深切感受“守护传统与拥抱创新并不矛盾”。10日,人民日报文章《西安老菜场:留住“烟火气” 编织“潮生活”》,报道西安将老菜场更新改造为市井文化创意街区,在因地制宜、保留特色的基础上,提升环境、丰富业态、服务商户、吸引创客,老菜场焕发出新活力。

央广网11日报道《远山花开激活“春日经济” 阡陌交通描绘振兴图景》,讲述在关中环线以南,西安鄠邑区八号公路如一条蜿蜒的丝带,将沿线的村庄串联成链,在秦岭北麓织就一张文旅共生网,带动乡村旅游、精品民宿等产业繁荣发展。

光明日报14日刊文《方寸之间 乡愁绵延——社区博物馆讲述街巷记忆》,以西安新城区“太华故事·社区博物馆”开篇,关注社区博物馆贴近居民生活、挖掘本土特色,为居民提供更加丰富多样的文化体验。

此外,中国-中亚青年共话加强数字经济合作、“土库曼斯坦文化年”文艺演出在西安举行、西安“阳光课间”赋能学生身心健康等消息在新华网、中国新闻网、光明网等媒体平台持续传播。

西安城市文化传播工作室 王莹

本文来自【西安日报】,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