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7日,人民银行北京市分行在2025年第二季度新闻发布会上发布数据显示,一季度社会融资规模增量8425.5亿元,高于上年同期2712.3亿元,处于历史较高水平。
人民银行北京市分行调查统计处副处长刘前进在会上介绍,一季度北京地区金融总量平稳增长,信贷结构持续优化,实体经济融资成本稳步下行,为首都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值得注意的是,北京在一季度还着力支持资本市场平稳运行,推动股票回购增持再贷款政策落地见效。人民银行北京市分行数据显示,截至目前,各银行已累计向30家上市公司或其主要股东发放贷款142亿元。
一季度北京地区金融总量平稳增长 融资成本稳步下行
人民银行北京市分行数据显示,一季度,辖内金融机构继续加大对实体经济的信贷支持力度。3月末,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同比增长5.1%,剔除基数影响,两年几何平均增速8.7%,比年初增加4499.7亿元。一季度社会融资规模增量8425.5亿元,高于上年同期2712.3亿元,处于历史较高水平。
“分部门来看,对住户和企(事)业单位的信贷支持力度均增大。”刘前进介绍,3月末,住户贷款余额同比增长5.0%,增速比上年末高1.3个百分点,一季度增加438.6亿元,同比多增341.2亿元;企(事)业单位贷款余额同比增长6.9%,增速比上年末高1.5个百分点,一季度增加4078.4亿元,同比多增1394.6亿元。
刘前进还介绍,分期限看,为实体经济提供了更多长期稳定的资金支持。3月末,企(事)业单位中长期贷款同比增长7.0%,一季度增加1975.4亿元。
人民银行北京市分行数据显示,制造业中长期贷款保持较高增速。3月末,制造业中长期贷款余额同比增长15.8%,比全部产业中长期贷款增速高8.6个百分点。其中,高技术制造业中长期贷款余额同比增长11.4%。房地产业中长期贷款增长加快。3月末,房地产业中长期贷款余额同比增长13.2%,增速比上年同期高3.8个百分点,一季度增加497.7亿元,同比多增193.2亿元。
此外,实体经济融资成本继续下行。今年以来,贷款市场报价利率改革成效显著,存款利率市场化调整机制作用有效发挥,货币政策传导效率增强,社会融资成本处于历史较低水平。人民银行北京市分行的数据显示,3月,北京地区金融机构一般贷款加权平均利率3.49%,同比下降21个基点。企业贷款加权平均利率2.63%,同比下降34个基点。
信贷结构持续优化 加大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支持力度
今年一季度,北京地区信贷结构不断优化。刘前进介绍,人民银行北京市分行持续发挥货币政策工具的总量和结构双重功能,扎实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不断增强对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支持力度。3月末,本外币绿色贷款余额比年初增加1400.3亿元,占同期各项贷款增加额的比重为30.6%;普惠小微贷款余额同比增长12.4%,明显高于同期各项贷款增速。
如在科技金融方面,人民银行北京市分行信贷政策管理处处长贺杰表示,该行联合相关部门研究制定了涵盖了银行、证券、保险、基金等领域科技金融服务效果评估方案,强化对各类金融机构的激励引导;用好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再贷款,引导金融机构加大相关领域信贷支持。截至3月末,累计支持银行投放符合再贷款支持条件的贷款597亿元,带动了科技型企业贷款较快增长。截至3月末,全市科技型企业贷款余额1.27万亿元,较年初增长14.1%。
在绿色金融方面,贺杰指出,人民银行北京市分行持续发挥碳减排支持工具、“京绿融”“京绿通”等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的撬动作用,加大对绿色低碳领域的信贷支持力度,截至一季度末,全市绿色贷款余额2.3万亿元,比年初增加1400.3亿元。
而在普惠金融方面,贺杰介绍,人民银行北京市分行持续开展中小微企业金融服务能力提升工程,一季度通过北京市银企对接系统,推动银行走访企业8000余次,覆盖企业5700户。因地制宜做好首都乡村振兴金融服务,引导金融机构围绕现代物流、合成生物、现代种业、低空经济等重点领域提升金融服务质效。截至3月末,全市普惠小微贷款余额1.05万亿元,同比增长12.4%;涉农贷款余额6083亿元,同比增长9.8%;创业担保贷款余额126亿元,同比增长71%。
贺杰表示,按照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的指导意见》的相关要求,增强不同领域政策举措之间的统筹和联动,近期他们会同市委金融办、北京金融监管局、北京证监局联合制定了统筹做好首都金融“五篇大文章”的工作方案,与前期出台的各子领域专项政策文件一起,共同构成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的“1+N”完整政策框架。下一步,人民银行北京市分行将积极联合相关部门,抓好各项工作的贯彻落实,与金融机构一道,切实把金融“五篇大文章”在北京书写好、有成效。
支持资本市场平稳运行 股票回购增持再贷款已累计发放142亿元
“在支持资本市场平稳运行方面,我们积极推动股票回购增持再贷款政策落地见效。”贺杰在本次会议上介绍,截至目前,各银行已经与93家上市公司或其主要股东达成明确合作意向,总金额186.5亿元,已累计发放贷款54笔,总金额142亿元。
2024年10月,人民银行、金融监管总局、中国证监会三部门联合推出股票回购增持再贷款政策,引导金融机构向上市公司和主要股东提供贷款,推动上市公司积极运用回购、股东增持等工具进行市值管理,是专门用于支持资本市场平稳运行的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而今年以来,各地都在加紧落地这项政策。
“在政策出台后,我们和北京证监局协同联动,第一时间建立工作沟通机制,组织银行机构快速摸排辖内上市公司回购和增持意愿,前置再贷款申报台账审核工作,提高审核效率,全力以赴确保政策高效、精准落地。”贺杰在介绍北京市做法时表示,人民银行北京市分行还联合北京证监局、市国资委、市工商联、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组织召开专场银企对接和工作推进会, 进一步推动政策工具增量扩面,发挥稳定市场的作用。
贺杰介绍,人民银行北京市分行还加强跟踪调度对接了北京地区符合办理股票回购增持贷款条件的22家银行机构,指导银行组建专门团队,建立绿色通道,优化授信审批流程,高效满足辖内符合条件的企业回购增持融资需求。同时,加大政策宣传力度,持续扩大政策覆盖面和知晓度。
“从总体上看,当前企业与银行对接积极性较高,贷款需求与落地金额较前一阶段均有明显提升,对于资本市场平稳运行发挥了积极的作用。”贺杰表示。
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 姜樊
编辑 杨娟娟
校对 贾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