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标签:
当前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关税风暴中的义乌“外贸游骑兵”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11 20:12:00    

潮新闻客户端 记者 张云山 龚书弘

义乌国际商贸城,空气中弥漫着塑料包装袋的窸窣声与计算器的滴答声。4月9日,潮新闻记者来到这里,一区三楼的玩具商王美玲正用手机拍摄新款发光陀螺,背景音里混着英语、西班牙语、阿拉伯语的讨价还价。一群穿着“数字化跑鞋”的外贸人,正在关税风暴中跑出新的国际贸易曲线。

义乌国际商贸城远眺 资料图

提前备货海外仓,一场与关税赛跑的生死时速

当时针指向凌晨一点,深夜的义乌北苑街道电商产业园的六楼依然灯火通明,浙江卡赞尼科技有限公司外贸主管尹浩和他的几个小伙伴,还在加班加点修改销售链接和报价单。

“关税调一次,我们价格改一次。”尹浩一边和潮新闻记者说话,手还在不停地改价。随着特朗普政府的关税不停修改,卡赞尼的几百个面向海外客户的自营店全部都要改价格,把最新关税加上去。

卡赞尼等待出售的鞋子 受访者供图

“特朗普这波关税加得太狠,现在发往美国的小包,每单直接加收25-30美元税,相当于售价翻倍。”尹浩告诉记者,公司在今年3月前就将3000-5000双鞋提前备入美国租赁仓库,“货在加税前已到港,可以说暂时躲过一劫。”他算了一笔账:若按当前空运价56元/公斤,较1月涨10%,再加征104%关税,一双原价20美元的鞋子需涨价至50美元以上,“美国消费者根本不会买单。”

“现在我们调整业务重心,重点开发欧洲市场。”卡赞尼新置办了八张办公桌,全是给欧区客户服务准备的,美区已经没专人负责了。

“100个人抢一个蛋糕,不如10个人分一块。”尹浩解释为何主攻欧洲市场:“美国竞争太激烈,全托管平台把价格压到极限,我们做品牌必须保证30%利润。”

客户都在囤货,出口报价已经提上去了

打包机“咔嗒”作响的节奏中,豫仁电子商务有限公司老侯盯着电脑屏幕上跳动的物流数据——美国新一轮关税政策下,他的手工饰品材料包订单量正以20%的增速冲向峰值。“客户在抢最后一班免税车,订单这几天还算不错。”这位做跨境电商三年多的“新兵”,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着一串未完工的水晶手链。

豫仁的样品

在北苑街道的欧拉电商园区,何斌斌的电脑屏幕上同时开着六国时区钟表。这位深耕美国市场十二年的老外贸人,办公室里堆满即将发往洛杉矶海外仓的圣诞节灯串。“2018年贸易战最凶的时候,我们反而创下64.8%的增长奇迹。”他轻敲着海外仓监控画面,四十个滞留港口的集装箱在屏幕里泛着冷光,“但这次不同,客户连价值3万美元的纺织品订单都要分期发货。”透过布满茶渍的玻璃窗,可以看到工人们正给包裹贴上“加急”标签。

等待打包的箱子

“目前,我们还是按照原有节奏在走,后续给客户报价提高是必然的,涨幅10个点以上。”何斌斌说,因为公司在美国有仓库,日后不排除考虑大批量备货,再由海外仓小批量发货。

客户找不到替代品,还会回头来我们这里买

这波极限关税战,很多外贸人还是有底气。“客户找不到替代品,最后加价还要来我们这里买。”一位义乌小商品老板这样说。

很多小商品正用质量和创新“闯”出一片天。一款水晶手链有12种国际流行配色,批发价提升20%;一家文具商家将敦煌壁画数字化雕刻到钢笔上,销量暴增;玩具厂商研发的AR地球仪,通过扫码解锁各国文化讲解,打开欧盟市场……在义乌,这样的创新故事每天都在发生。这些年,义乌小商品在全球的市场影响力与日俱增,正逐步摆脱其以往低成本形象,在产品外观和功能上开拓创新,中国文化IP的输出和科技的进步为此提供了坚强的基石。同时,义乌商家也积极探索跨境电商等销售模式,提升消费者体验,减少中间成本,更进一步提高全球竞争力。

等待出口的包裹 资料图

在这场中美贸易博弈中,像卡赞尼这样的中小外贸商正化身“全球游牧族”——关税涨向哪里,他们就撤离哪里。尹浩办公桌上摆着最新设计的欧洲版鞋样,电脑屏幕里是墨西哥海外仓的报价单。“我们这种小公司,能活下来的秘诀就是永远比政策快半步。”他说。

用品牌溢价对冲关税壁垒,积极拓展新兴市场

“我们以前承接外贸订单,靠的是OEM代工模式,优点是风险小、收入稳定,缺点是代工贴牌销量再好、品质再好也是在给国外品牌打工。”在义乌市场做了几十年生意的浙江星宝伞业有限公司董事长张吉英感触颇深,她举例,同样的一款晴雨伞,贴牌出厂价15块钱,有了自主品牌后海外售价变30块钱,甚至达到100块钱,即便是如今计入关税,利润依然可观。目前,张吉英的雨伞品牌RST畅销于全球五大洲百余个国家和地区,有3000余个款式,并在100多个国家和地区注册了品牌商标,每年申请的图形专利有100多个,筑起了品牌护城河。

“用品牌溢价对冲关税壁垒,突破‘中国制造=低价’的传统认知,这就是我们做品牌的意义。”在义乌,像张吉英一样做自有品牌的商户,还有从事五金工具的陈燕贞,她在同质化竞争激烈的背景下创立了自有品牌Finder。如今,她已注册超10个商标,且在全球170多个国家和地区完成品牌注册。据统计,义乌市商标有效注册量超20万件,居全国县域第一。

空运出口 资料图

从生产爆款到制造爆款,承接全球订单的义乌不再只是靠低价、靠“卷”价格取胜,而是逐步向价值链中高端攀升,注重设计创新和品牌打造。

“我们从来不将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积极拓展美国之外的新兴市场一直都是我们品牌出海的核心愿景之一。”义乌中国小商品城海外投资发展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说。

数据显示,2024年,义乌市进出口总值达6689.3亿元,同比增长18.2%;其中出口5889.6亿元,增长17.7%;进口799.7亿元,增长22.2%。义乌主要贸易市场——2024年,义乌市对非洲、拉丁美洲、美国和东盟分别进出口1220.9亿元、1116.7亿元、910.7亿元和640.5亿元,分别增长16.4%、24.4%、42.8%和26.2%。同期,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合计进出口4133.4亿元,增长18.2%,占同期义乌市进出口总值的61.8%。

数据显示,美国是义乌出口中间品第三大国,纺织原料、纺织制品等中间品出口份额逐年增加,中间品的出口一定程度上能够稳住义乌在全球产业链的地位。目前义乌对美中间品出口仅占所有中间品出口的7%左右,仍存在较大增量空间。

当夕阳掠过640多万平方米的义乌国际商贸城,打包胶带的撕扯声与跨境支付的到账提示音,合奏出中国外贸最顽强的乐章。在这里,每个0.99美元的发卡都承载着全球化的宏大叙事,每张被汗水浸湿的报关单都在讲述国际贸易故事。正如跨境电商园墙上的标语:“潮水退去时,义乌人永远穿着跑鞋。”或许,这就是小商品之都面对关税风暴的终极答案——在计算器与集装箱的碰撞声中跑赢变局。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