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标签:
当前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看丹观察︱花几百万买的洋房变“坟景房”?网友:闹心!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03 20:58:00    

“开发商更应明白,靠忽悠人牟取利益终究难以持久,唯有诚信经营、保障每一位业主的合法权益,才能赢得市场认可。”

近日,有多位业主称,新房交付在即,却发现期待中的绿地洋房竟成了“坟景房”。相关话题登上热搜,引发关注。

墓地和居民楼相距30米

“迁坟公告”误导业主

近日,有媒体报道,北京市通州区金地北京壹街区部分业主遭遇“坟景房”难题。该小区3栋楼超30户居民开窗就能看到南侧墓地,其他楼栋住户也受影响。花费数百万购置洋房,却成“坟景房”,业主心里很不是滋味。

业主王先生带记者来到小区外的墓地,几百座墓碑高低错落,坟墓之间很紧凑,一些墓前还摆放着祭品。根据碑文,这些墓碑中较新的立于2024年。墓地北侧一路之隔就是金地壹街区6号地块的住宅区,墓地与居民楼相距仅约30米。

多位业主对记者表示,对于小区南侧的墓地并不知情,且购房时销售人员从未提及此事。有业主说:“签合同的时候,销售人员一直说合同是有关部门审核过的制式合同,没有问题,也无法更改,而且签合同的时间很短,厚厚的一百多页合同要签名的地方特别多,关于墓地的内容就几句话,在很靠后的位置,也没有加粗或突出标记,都没注意到就被催着签完了。”

也有部分业主说,自己在购房时就已经获知小区南侧有一处墓地,所以特意进行了咨询。“但销售人员信誓旦旦地承诺墓地一定会迁走,我才决定缴纳购房款的。”此外,开发商销售人员还误导业主,出示“迁坟公告”,承诺交房前墓地会迁走,实则公告只是将小区内散坟迁至现集中埋葬点。

开发商建15米高墙

业主村民都不认可

事已至此,问题怎么解决?开发商相关负责人对业主解释称,自开发建设后一直在努力同相关部门协商,也愿意通过投入资金或其他方式推动解决此事,但受到各种因素影响,目前仍然未能达成。对于此前销售人员承诺入住前迁坟一事,该负责人辩称公司没有故意误导业主,“口口相传,有人这么说了,销售人员可能就觉得是这么回事儿吧。”

对此,业主咨询了通州区民政局、规自委通州分局、通州区园林绿化局等单位,均表示此处集中埋葬点是未经审批占用的林地。同时,宋庄镇民生保障办公室及村委会工作人员也表示,这里是大兴庄村唯一一处集中埋葬点,目前村内已无处可迁坟。考虑到村里的现实需要,只能暂时在这里进行安置。小区业主告诉记者,对此大家表示理解,但是无法接受开发商买房时的虚假承诺。

小区开发商经与大兴庄村村委会协商,决定在该集中埋葬点四周建设高墙,在一定程度上阻隔小区住户视线。记者在现场看到,墓地靠近小区的一侧正在建围墙,一座84米长、15米高的高墙已经垒起。然而,这一做法并未得到小区业主及村民的认可。业主认为,开发商建墙治标不治本,而村民也认为如今这处埋葬点空间狭小。大家都希望能有更好的解决方案。

楼外正在建设高墙

推开窗户,映入眼帘的不是优美的绿地,而是密密麻麻几百座墓碑。这样的场景,任谁见了都会产生心理不适。从民法角度来说,房地产商应当遵守诚实信用原则,履行告知义务。而将关键信息深藏于百页合同的角落,甚至以“迁坟公告”误导业主,承诺交房前迁坟,这些做法显然逾越了道德底线,甚至涉嫌欺诈。而所谓的“墓地围墙”解决方案,不过是掩耳盗铃之举,无法弥补对业主造成的心理伤害和资产贬值。

类似情况时有发生

《看丹观察》梳理发现,类似“开窗见坟”情况时有发生。

【广东一女子买到“墓景房”要求退款】

据2022年12月报道,广东的金女士称,她新购买的房子开窗即见一大片墓地,而在买房前,售楼部没有告知她该房附近有墓地一事,并拒绝让她进房查看周边环境。她希望该公馆予以退房退款或一定额度的退款赔偿,但该公馆总部以《告知书》已明确说明存在墓地、双方已签署该协议为由拒绝赔偿。

【安徽有业主称“每次到阳台看到公墓心情很差”】

据2020年8月报道,陕西西安一小区多位业主在即将收房时发现,小区一墙之隔是一片约100平方米的墓地。在买房时,开发商只提及了周围的铁路,却未告知拐角处有墓地。还有安徽合肥高新区一小区业主称,该小区的南部有一座公墓,距离小区仅50米。业主表示“每次到阳台看到对面公墓心情很差”。

开发商是否违约?

洋房变“坟景房”,开发商是否违约?业主们又该如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央广网记者发现在多起“坟景房”的相关诉讼中,如果买房者以房屋附近存在墓地为由,提出“解除商品房买卖合同”“返还购房款及利息”等诉讼请求,各地法院通常不予支持。

对此,北京市京都律师事务所李泽瑞律师介绍,早期《城市公益性公墓建设标准》曾对墓地与住宅的距离作出规定,后因特殊原因该条款被删除。自此,开发商及二手房主在售房时,常未对房屋毗邻墓地的情况进行特别说明。由于缺乏法律规定与相关标准,在司法判例中,购房者以墓地距离过近为由主张违约责任,很难得到法院支持。

从屋内向外看,墓碑密密麻麻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我国现行的法律法规等规范性文件并未对小区与“墓地”之间必须保持的距离明确加以限定。这一法律空白,使得开发商有了更多的“操作空间”,也为“坟景房”问题的出现埋下了隐患。一旦出现纠纷,“坟景房”的尴尬局面只能由无辜的业主来买单。

不过李泽瑞强调,此案例中开发商虽未刻意隐瞒小区旁有墓地的事实,却在没有主动告知的情况下,将墓地信息藏在100多页合同靠后位置,不少消费者并不知情,且出示所谓“迁坟公告”有误导之嫌,有违诚实信用原则。“依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消费者享有知情权。从民法角度来说,房地产商应当遵守诚实信用原则,其不仅应当将房屋建设标准与规划信息告知消费者,还应当将其他会影响房屋价格以及消费者决策的重要信息明确告知消费者。售房方未履行告知义务,违反诚实信用原则。依据民法典有关规定,这类行为可能被认为涉嫌欺诈,消费者可以主张撤销购房合同。”

住宅区距离墓地仅约30米

为避免“坟景房”纠纷,李泽瑞建议,消费者在购房前,务必对现场进行仔细勘验;售房方则应全程披露房屋周边存在墓地等相关信息。此外,有关部门可考虑对现行标准进行调整,强制要求售房方在格式条款中披露这类信息。若售房方未履行披露义务,消费者不仅可以选择退房,还能向开发商主张相应赔偿。

“第一次见坟景房……”

有网友表示,“想想都闹心”“第一次见坟景房”。

也有网友说,“建高墙也吓人”“这是欺诈吧”。

此事件也提醒我们,在购房时务必保持谨慎态度,仔细核查周边环境,不轻信口头承诺。开发商更应明白,靠忽悠人牟取利益终究难以持久,唯有诚信经营、保障每一位业主的合法权益,才能赢得市场认可。

来源:央广网综合北京日报、法治日报、法治网、网友评论等

记者:费权

本期编辑:刘尚 关灵子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央广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24小时报料热线400-800-0088;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线上投诉。版权声明: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