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标签:
当前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印江板溪镇:林下经济激活绿色产业“新引擎”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03 21:47:00    

“诺诺诺诺……”清晨,晨雾如轻纱般在山间缓缓散去,印江自治县板溪镇柿坪村的晋玉兰苗场家禽基地,瞬间热闹起来。基地负责人田宏伟与妻子站在林间,将玉米粒一把把洒向地面。刹那间,一只只羽毛鲜亮的跑山鸡从四面八方飞奔而来,你争我抢,奏响一曲生机勃勃的“进食交响乐”。

散养的跑山鸡。

饱餐之后,这些跑山鸡便在林间肆意活动起来。有的三两成群,在林间你追我赶,玩得不亦乐乎;有的独自飞上枝头,惬意地享受着阳光的轻抚;还有的在草丛里悠然踱步,时不时低头啄食着小虫子。它们体态匀称、健硕有力,此起彼伏的鸡鸣声,让这座原本静谧的山坡充满了无限活力。

柿坪村的林下跑山鸡养殖并非一帆风顺。早些年,由于市场波动、养殖技术不成熟等因素,养殖场无奈闲置,成了无人问津的地方。直到2024年,田宏伟的到来,为这片土地注入了新的生机。他毅然投入18万元资金,对鸡舍、电线、防护网等基础设施进行全面修缮,让这座沉睡的鸡场重新焕发生机。

田宏伟查看鸡的长势。

谈及为何选择板溪养殖跑山鸡,田宏伟满是感慨:“板溪这儿生态环境绝佳,自然资源丰富。而且原有的基础设施稍加维修就能用,大大节省了前期投入成本,这对我来说是个不可多得的优势。”

跑山鸡采用自然放养模式,管理相对粗放,不仅投入成本低、人工需求少,而且肉质紧实、味道鲜美,在市场上十分抢手。"每只鸡日均活动范围超5000平方米,饮山泉、食百草,这才是真正'健身房'里练出的好肉质。"田宏伟轻抚着一只昂首挺胸的雄鸡笑道。

田宏伟的养鸡场。

在养殖过程中,田宏伟从未停止学习的脚步。他大量查阅专业书籍,借助网络平台汲取知识,还积极参加政府组织的各类养殖培训。通过不断钻研,他熟练掌握了鸡苗育雏技术。如今,他不仅完善了自身的产业链条,增强了市场竞争力,还为周边群众提供高品质鸡苗,带动大家共同发展。

“自主育苗让我们能精准把控鸡苗品质,只有好苗才能养出好鸡,打响我们自己的品牌。”田宏伟对未来充满信心。

目前,晋玉兰苗场家禽基地存栏跑山鸡达12000羽。这里不仅销售跑山鸡,鸡苗、鸡蛋等产品也颇受欢迎,年产值预计达百万元。田宏伟介绍道:“目前,我们的跑山鸡和鸡蛋主要在县内销售,跑山鸡每斤30元,鸡蛋2元一个。年前出栏的一批跑山鸡,很快就销售一空,收入十多万元。”

养鸡场。

随着养殖技术日益成熟,田宏伟的优质客户群也越来越庞大。他不仅实现了自己的创业梦想,增加了收入,还与当地集体经济紧密合作,大量收购玉米等农产品。这样一来,既保证了跑山鸡的饲料品质,又带动了村集体经济发展和村民增收,为柿坪村打造绿色生态品牌奠定了坚实基础。

乡村振兴,产业发展是核,农民持续增收是根本。在板溪镇,像晋玉兰苗场家禽基地这样的跑山鸡养殖基地共有4个。依托板溪镇丰富的林业资源和得天独厚的自然生态环境,聚焦特色产业发展,充分挖掘自身潜力,不断做大做强特色产业,让广大村民共享产业发展带来的红利,共同迈向富裕之路 。

通讯员 赵超超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蔡茜

一审 葛永智

二审 杨聪

三审 朱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