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日,观鸟爱好者李晟锋在唐岛湾观鸟时,发现一只通体为黑色,头部具有紫色光泽的鸽类。当他把照片传回青岛市观鸟协会时,大家纷纷表示从未在青岛见过。这只鸽不仅勾起了青岛市观鸟协会成员们的兴趣,也吸引来一众外地的观鸟爱好者。
这只鸟到底什么来头?又有多罕见?4月2日,记者连线发现者李晟锋和青岛市观鸟协会副会长徐克阳了解情况。
黑林鸽(受访者提供)
百年一遇黑林鸽,曾在青岛繁殖
4月1日上午7点30分左右,观鸟爱好者李晟锋和往常一样,到青岛西海岸新区唐岛湾湿地公园中国院子南池塘西侧观鸟。“因为我孩子在附近上学,我每天早上送完孩子我都会到唐岛湾去转一圈。”李晟锋说。
看到这只鸟的时候,他并没有认出来,只是觉得体型大、没见过。“刚开始看见和拍照都很平静,当青岛市观鸟协会确认后,听到大家讨论说这是百年一遇的鸟,我和大家一样兴奋!”李晟锋观鸟三年,他认为对于拍鸟人来说,这样的事,遇到一次足矣。
说来也巧,李晟锋在当天刚好换了新的拍摄设备,这才拍到了清晰的照片,留下了珍贵的一笔记录。“我第一天用新摄像机就遇到这只罕见的鸟,虽然拍摄距离较远,但光线、设备、角度等各方面都很好,拍到的照片相对能看清楚。”他说。
那么这只鸟到底叫什么?长什么样?又和青岛有着怎样的渊源?
青岛市观鸟协会副会长徐克阳介绍,这只鸟名为黑林鸽,体长43厘米,是一种较大的鸽类。“黑林鸽通体大致为黑色,身上一般会有紫色或绿色的光泽。它的嘴呈蓝绿色,脚是红色。主要分布于日本、韩国南部,及周边岛屿。”
国内关于黑林鸽的相关记录寥寥无几,幸而徐克阳手中有一本朋友七八年前送给他的英文资料,里面有一些关于黑林鸽的信息。徐克阳告诉记者,据不完全统计,在1900年,德国传教士曾在青岛外海岛屿采集过黑林鸽的卵(但具体岛屿未知)。中国大陆的最后一笔确切记录是外国人Jones在1911年威海卫附近观测到的。
再次观测到黑林鸽,徐克阳推断,这次可能是种群扩大,青岛未来很有可能有机会恢复种群。“这次黑林鸽出现在青岛的原因应该不是没有跟上大队伍。因为青岛就是它历史上的繁殖地,有可能是它在日本、韩国的种群扩大之后,继续往青岛扩散,也许未来青岛有机会能恢复种群。”
驱车三小时从东营来追鸟,建议青岛发展观鸟经济
这只黑林鸽不仅勾起了青岛市观鸟协会成员们的兴趣,也吸引来一众外地观鸟爱好者。4月2日就有许多观鸟爱好者一同前往唐岛湾追鸟,来自东营的杜先生就是其中一位。
“我今早5点多起床,看到青岛市观鸟协会发的发现黑林鸽的信息,5点半我就从家出发了,开车3个多小时,8点45分到了唐岛湾这里。”平时为自由职业的杜先生是个观鸟发烧友,他从12岁开始观鸟,如今已有30年的时间。
他之所以这么迫切赶来青岛,是因为黑林鸽十分少见。“这么多年都没人看见过这只鸟了,所以我很想一睹为快。”
这次是杜先生第二次来青岛观鸟,去年他曾来观测过中华凤头燕鸥。他认为青岛在观鸟上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并希望能够在观鸟胜地附近发展餐饮、住宿等等。“青岛的地理位置好,观鸟运动开展得也好,我每次来青岛都会住下,在青岛转一转玩一玩,所以我认为这里应该要发展一下观鸟经济。”
今天一早来唐岛湾追这只黑林鸽的观鸟爱好者有二三十人,徐克阳早晨5点就从家出发。他笑称,“要是今天黑林鸽还在的话,咱开玩笑地说,能为青岛GDP做贡献。今早上就有几十个人问我黑林鸽还在不在,全国上下几千人为这只鸽来都不成问题。因为很多观鸟者都想追,黑林鸽是几乎见不到的鸟,看到绝对很具有震撼性。”
很可惜的是,到上午10点左右,他们都没有再看到黑林鸽的身影。
小鸥(受访者提供)
7年前曾来青的小鸥再现身,目前处于鸟类春季迁徙季
这只百年难遇的黑林鸽为青岛鸟类记录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不只黑林鸽,在今年2月19日,青岛市观鸟协会会员杨云峰在灵山湾的风河入海口处还发现了小鸥的身影。“这次发现为山东省第二笔记录,同时也是青岛市第二笔记录。上一次小鸥现身青岛已是在2017年11月6日的南姜码头,久别重逢。”徐克阳介绍。
据了解,小鸥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属于鸥科小鸥属,是世界上体型最小的鸥类,嘴细窄,呈现暗红黑色。夏季雄鸟的头部呈现出深邃的黑色,与后颈的白色形成鲜明对比。在国内,小鸥的繁殖地主要集中在新疆阿勒泰地区与内蒙古东北部额尔古纳河流域。非繁殖季,小鸥则主要栖息于海岸、海滩、河口、湖泊或沼泽等环境。冬季,四川云南为小鸥的主要越冬地,广东亦有少量过冬个体。
目前,青岛正迎来鸟类春季迁徙大潮。“大量的候鸟从东南亚、澳大利亚、中国南方开始往北迁徙了,先迁徙的是水鸟,像雁鸭,半个月前就开始往北飞了,现在林鸟逐渐也来了。今天早上还有拍到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白头鹤,有40多只。各种鸭子、雁也都开始大量迁徙,今天早上我还看见有鸳鸯。”徐克阳说,大约在4月中旬雁、鸭迁徙结束,林鸟迁徙得持续到5月中旬。
(半岛全媒体记者 孙兆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