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广州3月25日消息(记者郑少纯)日前,广东印发《广东省交通运输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方案(2025—2027年)》(以下简称《方案》),对未来三年交通建设重点内容进行部署。
根据《方案》,到2027年,广东总体建成贯通全省、畅通全国、辐射全球的现代化综合立体交通网,跨境跨省交通网络更加畅通开放,城市(群)交通更加优质高效,城乡交通更加均衡协调,交通发展更加安全可靠,交通运输高质量发展总体走在全国前列,率先实现交通运输现代化。
构建畅通的跨境跨省综合运输通道
《方案》对未来三年广东铁路、公路、港口、机场等方面的建设工作作出规划,提出要构建畅通的跨境跨省综合运输通道。
跨境跨省综合运输通道重点建设项目(央广网发 图片来自广东省人民政府官网)
多个备受关注的铁路项目将迎来进展。《方案》指出,推进广湛、汕汕、漳汕、梅武、深南、合湛等在建铁路项目建设,推动湛海高铁、广清永高铁等项目开工,加快广深第二高铁等项目前期工作,研究谋划粤港澳大湾区联通京津冀、长三角、西南地区的高标准铁路通道。畅通普速铁路、货运铁路出省通道,加快推进瑞梅、柳广铁路等项目规划建设,推动广梅汕铁路电气化改造,提高普速铁路通行能力。
公路建设方面,广东将推动国家高速公路网粤境段全面建成。推进平武高速、深南高速、雷州半岛西线高速等项目规划建设。推动繁忙路段扩容改造,推进京港澳、沈海、广昆、济广等国家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强化省际干线公路衔接,推进南湛高速广东段、化北高速、惠肇高速、茂名至吴川高速等项目规划建设,推进国道G228、省道S223蕉岭段等一批普通国省道低等级路段提级改造,提高路网技术水平和通行能力。
港口建设方面,广东将加快建设世界一流港口群。推动广州港、深圳港打造国际枢纽海港,推动汕头港、湛江港打造粤东、粤西地区枢纽港。提升港口重点物资装卸能力和全球海上通道韧性,规划建设一批煤炭、油气、矿石、粮食、集装箱等码头。推进湛江港徐闻港区设施提质增效,提升琼州海峡北岸通航能力和客滚运输高峰期服务保障能力。提升内河高等级航道服务能力,推进北江上延、东江、顺德水道等航道扩能升级,做好粤赣运河等前期研究工作。支持广州港、深圳港拓展腹地纵深,布局内陆港,加密驳船航线。
广东将开工建设多个新机场。加快完善全省“3+4+8”运输机场布局,加快广州白云机场三期扩建工程、深圳宝安机场三跑道扩建工程等项目建设,新开工广州新机场、阳江机场,研究推动惠州机场二期扩建等项目前期工作,加快汕尾、云浮等机场选址研究,推进江门台山、湛江雷州等通用机场建设。
广东将拓展辐射国内外的航空航运网。构建以国际航线、国内干线、区域支线相互支撑,以广州、深圳机场为中心的轮辐式航线网络,拓展国际国内航线覆盖的宽度和厚度,加快发展国际通程航班业务。争取航权试点和航线配置,提升航班时刻资源配置效能,优化航空发展政策环境。加强国际物流出海大通道建设,巩固广州港、深圳港面向欧美、东南亚、非洲的国际集装箱运输枢纽港优势地位。
广东将强化与港澳跨境交通互联互通。协调推进深港西部铁路(洪水桥至前海)前期研究,推动广珠(澳)高铁鹤洲至横琴段开工建设。谋划出台更多便利政策措施,进一步研究用好管好港珠澳大桥,推动香港口岸停车场政策落地实施,推进香港国际机场东莞空港中心建设。进一步深化“深圳盐田-香港葵青”港口合作。提升港澳水路客运航线服务水平,优化珠江口两岸水路客运航线。
加快建设“轨道上的大湾区”
《方案》指出,将加快广州、深圳都市圈城际铁路建设,推动佛穗莞城际、南珠(中)城际香山至拱北段、广州东站至新塘五六线等项目开工,建成广佛东环、穗莞深琶洲支线、广佛西环等项目,基本建成粤港澳大湾区城际铁路骨干网。构建粤港澳大湾区轨道交通互联互通接入规则,推进轨道交通标准衔接、装备统型、安检互认、票制互通,推动不同制式城际铁路间、城际铁路与具有市域(郊)铁路功能的城市轨道交通实现互联互通,制定省方自主运营城际铁路动车组管理规则、粤港澳大湾区轨道交通互联互通规范等,推动轨道交通“四网融合”试点在全国率先取得突破。
此外,未来三年,广东还将打造大湾区一体化高快速交通网,增强大湾区对粤东、粤西和粤北的交通辐射能力,建设便捷高效的综合交通枢纽体系,深入实施公交优先发展战略,打造低空交通运输示范城市。
根据《方案》,到2027年,广东基本实现“12312”出行交通圈和“123”快货物流圈,粤港澳大湾区世界级城市群迈上新台阶,城市(群)交通出行更加便捷、物流更加高效。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央广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24小时报料热线400-800-0088;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线上投诉。版权声明: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