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年底,厦门思明区开业了一家星空咖啡店,1位店长,7名店员,7名店员中,有5名是孤独症孩子。大部分孤独症患者会从儿童时期开始,表现出对他人情绪和想法理解困难、不懂社交规则等现象。因为很少主动与外界接触,他们也被称作“来自星星的孩子”。
目前,我国的孤独症患者有一千多万,如何让他们融入社会,走出“孤独”,咖啡店店长吕玥洋有自己的办法。
星空咖啡店店员高钰媛,她会和特殊教育学校的老师一起直播,带动店内的人气。她所在的星空咖啡店是厦门市残联针对孤独症青年专门打造的就业空间,开朗的钰媛被安排在前台工作。
星空咖啡店店员 高钰媛:每天都是在吧台里,帮其他人。还有一些工作是要学会说,小朋友你怎么了?小朋友你哭了吗?我拿一个饼干给你吃。我学会可以帮助人家,任何人、所有的人都可以帮忙的。
除了普通店员外,和钰媛一样的“星宝”同事,在店里还有4位。他们分别是擅长收纳整理的徐鸣,爱做手工的连曼雅,能做得一手好菜的王琪棋,和喜欢做手冲咖啡的卢武靖。
去年12月,在经历了为期一个月的公益岗前培训后,他们正式成为了这家咖啡店的员工。现在咖啡店的店长吕玥洋,也是当时的授课老师之一。
星空咖啡店店长 吕玥洋:在这一个月的时间里面,我们就是从他们的包括礼仪、规范、卫生各个方面渗透到他们每一节课的培训当中去。后面才慢慢地加上了咖啡知识还有一些烘焙类的东西。
在日常的培训和工作中,吕玥洋发现,这些“星宝”们因为不擅长与人沟通,学东西慢一点,但这丝毫不会影响他们练习技能的积极性,学一遍不会,他们就反复练习。
星空咖啡店店长 吕玥洋:我们可能说称粉、压粉、打奶泡、拉花,就这几个步骤,但是对于孩子们来说不是这样子的,他第一步是要把手柄拿下来,就是光扣手柄这个动作,每个人之前都练了至少半个小时。
制作咖啡步骤繁多,吕玥洋贴心地打印出了制作流程,贴在工作台的位置。
在吕玥洋和其他老师的指导下,“星宝”们的业务愈发熟练,店员们每天可以制作数十份咖啡和点心。
顾客 黄敏婷:发自内心讲,眼睛有点湿润,我觉得真的有给他们一个平台,让他们在这边有可以施展他们的空间,星星真的是可以闪亮发光的。
顾客 黄飞飞:我觉得很好啊,因为这种形式能够促进大家对这类人群的关爱,能够给他们提供一个跟社会接轨的机会。
顾客 柯芬:我一来她就说“嗨”,我就觉得她好可爱,就觉得这种跟她交流,就有时候跟我们孩子交流一样。
咖啡师“跨界”特教培训师
带领“星宝”闯职场
这家咖啡店让这些孩子们有了一技之长,也有了人生中的第一份工作。其实,吕玥洋并不是特殊教育行业出身,而是一名咖啡师。2年前,与一所特教学校的校长结识,两人一拍即合,一起合作,于是便有了这家星空咖啡店。
早上九点,吕玥洋准时到达了星空咖啡店,做着营业前的一系列准备工作。虽然个子娇小、长了一张娃娃脸,但在做咖啡这方面,她却有着多年的经验。8年前,29岁的她开了自己的第一家咖啡店,多年的从业经历让她结识了不少咖啡“发烧友”,其中一位就是厦门一所特殊教育学校的校长。
店长 吕玥洋:昱星(特殊教育学校)的校长,她也是我的客人,她很爱喝咖啡,了解到我也很喜欢做咖啡,并且在培训方面有一点小经验,然后我们就一拍即合,让孩子们有一个这样就业的平台,我可以用咖啡这个途径,这个媒介,为整个社会、为这些特殊的孩子们做一点事情。
开店以来,吕玥洋在朋友圈记录着和“星宝”们相处的点点滴滴。
普通店员 黄婧莹:我们店里会有个“悄悄”本,记录前一天的事情,吕老师就会把他们几个学生一些小情绪上的波动,悄悄记录在本子上,让我们要多关心一下。
除了设置“悄悄本”记录“星宝”们的动态之外,吕玥洋也一直在找寻着其他和大家拉近距离的方式。
店长 吕玥洋:我说下午困了吧,我们今天要以问好的方式击掌,从这边一排击下去,他们就觉得很好玩,就觉得很快乐。然后慢慢地有这些简单的肢体接触之后,他就会发现可以跟你去沟通,他的心理防线就没有那么远了。
孤独症店员们虽然不善言辞,但他们也常常会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对吕玥洋的感谢和喜爱。
店长 吕玥洋:曼雅是很积极的一个学生,然后有一次她就偷偷地把这个拿给我。我说,我那天是不是没梳好头?她说,对,你的头发是立着的,所以我就画下来了。
彼此温暖
用爱点亮“孤独星球”
虽然没有太多言语上的表达,但孩子们一点一滴的行动,一直在温暖着大家的心。在吕玥洋和其他同事、老师的耐心陪伴、悉心指导下,“星宝”们逐渐适应了咖啡店的生活。开业到现在,快半年的时间里,他们的生活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除了咖啡店的店员,店里还有几张“熟脸”,他们都是特殊教育学校的老师,有空时会来店里陪着这些孩子。大家都明显地感受到,孩子们现在更自信,也更开朗了。
厦门某特殊教育学校老师 林惠兰:上课时有的孩子会讲说“我不敢试,我不会做”。到现在他们可以独立地去完成一杯咖啡,甚至有的可以从头到尾做完一份大的蛋糕。所以我是蛮感动的。
星空咖啡店店员 王琪棋:我以前面试过那种很稳定的工作,但是没有通过面试。这家店给了我一个工作机会,能够有机会去实现自己的价值。
几个月以来,吕玥洋也发现,“星爸星妈”们的笑容也越来越多了。
高钰媛妈妈 方英:一路走来真的是太不容易了,这十几年来到现在,因为发现的时候就三岁多,给这些孩子找到一条出路,我当时感觉太感动了。我想说,这些孩子本来就是来到世间的珍宝,真的是值得一切美好的对待。
星空咖啡店店员 高钰媛:我就喜欢在星空咖啡这里工作,这是一个好的公司,还能赚钱给妈妈,给妈妈买新衣服去。
徐鸣爸爸 徐志勇:那天他们店刚好开业,然后我说,你也冲一杯给爸爸喝,他就拿一杯给我喝了。我喝了真的感觉特别有味道,特别地甜,苦后会有甜的这种感觉。
此外,星空咖啡店也吸引了很多“星星家庭”的关注。
店长 吕玥洋:之前就有一个家长在这边点了一杯咖啡,带着他的孩子。点完咖啡,转身就到门口那个柱子那边喝了,没有动,没有走,喝完咖啡就开始哭,哭得很伤心。但是他好像又看到了一点点希望的这种感觉,我们就会安慰他,慢慢地会有这种咖啡店,会给这些孩子的未来提供一些就业的可能,让他们能够真正地去融入社会。
近半年的时间里,吕玥洋在小小的咖啡店里亲眼看到,不善言辞的“星宝”们,也可以和普通人一样打扮得漂漂亮亮、学习一门拿手的技能、交一群真心的朋友。
店长 吕玥洋:实话实说,我觉得有一些点上面他们会比所谓的普通人做得更好。这个过程当中,他们就是在发光发热,他们就是在告诉大家,我虽然是孤独症,但你也不用太担心,我不但能表演,我还有班儿上。我是一个快乐的孤独症。
愿“星星”串珠成链
撑起一片希望的“星空”
这家星空咖啡店,如今,成了落单星星们的避风港。在这里,每一缕咖啡的香气都氤氲着接纳与幸福,每一张微笑的脸庞都传递着温暖与力量。在这里,“孤独”不再是一种障碍,而是彼此更加紧密相连的纽带。对于吕玥洋和这些来自“星星”的孩子们来说,星空咖啡只是开始,但肯定不是结束。
吕玥洋、特殊教育行业的从业者们和当地残联仍然在寻找着各种方式,为孤独症的孩子们提供全程的就业指导并创造就业机会,让他们能够更好地融入社会。希望在未来,这些星星们能串珠成链,撑起一片希望的“星空”。
责任编辑:巩丽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