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镇老旧小区改造,是贴近百姓生活、呼声最高民生保障工程。通过改造全面提升城镇老旧小区和社区居住环境、设施条件和服务功能,居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提升,区域发展新动能也得以增强。为持续打造群众满意工程,今年我市计划实施16758户老旧小区改造任务,共涉及全市范围97个改造小区。
城镇老旧小区改造是城市更新的重要组成部分。给老旧小区体检,是更新改造的重要前提;持续解决群众的“急难愁盼”,是城镇老旧小区改造的重要方向。计划已定、加快实施!随着全省2025年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计划下发,我市抓紧进入开工建设阶段,通过前期征集、调研、立项等过程,将群众改造意愿最强、呼声最高的飞线下地、隐患消除、雨污分流等事项作为改造主攻方向,建立项目推进台账,倒排工期、挂图作战,明确各环节时间节点和责任主体。
近年来,我市通过补齐配套设施短板,完善社区管理服务,改善城镇居民居住环境,着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的民生问题,逐步建立“政府组织、部门实施、社区配合、居民参与”的工作机制,构建起“决策共谋、发展共建、方案共审、效果共评”的“四共”建设新模式,全市16万余套房屋增颜值添活力,“里子”更加安全通畅,“面子”更加实用美观,人居环境大幅改善,城市功能品质不断提升,40余万群众享受到政策红利。
随着各县区不断积累城镇老旧小区改造经验,全市改造模式以“共谋共建”实现了“独奏”与“合唱”的双向发展。通过依托“互联网+”搭建沟通议事平台,充分发挥街道、社区党组织统领全局、协调各方的作用,引导社区居民委员会、业主委员会、产权单位、物业服务企业,通过线上线下等方式,在老旧小区改造前广泛征求意见、改造中主动接受监督、改造后积极问效于民,按照应改尽改的基础类、能改则改的完善类、需改则改的提升类、愿改则改的引导类,按需求分层次制定小区改造内容,动员居民参与改造意见征求、施工监督、竣工验收及后续管理等工作,引导居民通过直接出资、使用住宅专项维修资金、提取住房公积金、捐资捐物等多种方式参与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形成了“党建引领、多方联动、群策群力”的协同改造模式。(记者 张国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