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讯(记者陈琳)4月30日,北京市市场监管局向全市18.5万户食品销售经营主体发出“五一”节日期间食品安全风险提示,督促其切实落实食品安全主体责任,保障广大消费者“舌尖上的安全”。
市市场监管局提示各食品销售经营者依法严格做好进货查验、索证索票等工作,不得购进、销售或使用腐败变质、有毒有害、超过保质期限等不符合安全要求的食品;所有接触直接入口食品的从业人员均应持有有效健康证明,每日上岗前进行健康检查,检查合格后方可上岗。
针对逐渐进入夏季、气温稳步增高的情况,提示企业注意保持适宜的食品贮存条件,销售豆制品、凉菜等高危易腐食品时要采取冷藏措施,防范有冷藏、冷冻保存要求的食品出现“脱冷”现象。
针对“五一”期间游客聚集的情况,提示在旅游景区开展食品销售活动的企业严格规范经营行为,不得以任何形式对食品进行虚假宣传,同时注意保持环境整洁卫生。如遇食品安全风险问题,立即下架暂存问题食品,及时报告并配合调查。
市市场监管局还特别提示从事现场制售的食品经营企业,加强四方面风险防控:不同品类的食品原料应分别在专用清洗池中清洗,不得混用。食品原料生、熟分开存放,没有密闭容器的,在容器上加盖保鲜膜覆盖。尽量缩短成品、半成品在常温环境的存放时间,当天加工制作的食品未销售完的,剩余食品或半成品应及时冷藏或冷冻存放。餐用具要经过严格的清洗消毒,确保洗碗机、消毒柜正常工作,科学合理配制消毒液,将消毒后的餐用具存放在消毒柜或保洁柜中。
编辑 白爽
校对 王心